撿茶葉梗—我與茶的故事(下)

有一些茶種製作過程在初步完成後,需要人工將茶梗、雜質挑選出來 (尤其是像鹿谷鄉農會、竹山鎮農會參加比賽的作品) 還記得遇過幾個茶葉大收的產季,負責撿茶枝的人工不夠,媽媽就會擺放好桌子、黑布,將這些需要處理的茶葉倒在一起。當時為了激勵家裡三個小孩一起幫忙,還推出零用錢獎勵方案,比賽看誰撿的多,而且撿出來的稱斤論兩的給錢,勞動越多賺得越多。 揀選掉的茶梗也可以用來泡茶,雖味道略帶苦澀,秉持著不浪費、惜

閱讀更多 »

圓夢—我與茶的故事(中)

我生長的家鄉—南投縣竹山鎮屬於鄉村,在80年代還是發展比較傳統的農業為主, 父母開設的“紅樓夢”就在南來北往的省道上,竹山小鎮自古以來就以茶馬古道著稱,擁有「前山第一城」美名歷史悠遠,最早從清朝就有建城規模,清朝總兵吳光亮,為了開墾八通關古道的中路,把林圯埔(竹山舊地名)列為從濁水溪岸水路,進入南投墾荒的要塞之地。 每年最盛大的除了茶葉評比比賽,就是竹筍市場的競標售賣, 還有中大盤商與紅薯農民的契

閱讀更多 »

憶紅樓夢—我與茶的故事(上)

自我有記憶以來,每天家裡一定有茶米茶(閩南話:臺灣茶的意思),仿佛如一早起來的儀式感,閩南話裡的茶米意思更像是在說茶對於我們來說,更是如同精神食糧般的存在。 孩童時期的我們也不懂,卻也開心的覺得:茶總比一般的水來的有味道好喝。每當新茶做出來,街訪茶農朋友互贈,互相品評好不熱鬧;而當時的我雖然才上小學,也愛學大人們聞香品茗,說出代表小孩的觀點(笑)。 後來父母開了一家泡沫紅茶館,除了製作當下流行的珍

閱讀更多 »